2011-2019年金沙赌城人文社科教学科研成果获奖统计
|
序号
|
获奖人员
|
成果名称
|
奖励单位
|
获奖类别
|
获奖等级
|
获奖时间
|
1
|
刘晖等
|
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25年(1990—2015):政策、研究与实践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一等奖
|
2019年
|
2
|
叶浩生等
|
具身认知—原理与应用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二等奖
|
2019年
|
3
|
邢强等
|
执行功能对言语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:基于行为与ERPs的研究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二等奖
|
2019年
|
4
|
杨文登等
|
心理治疗循证实践中“证据”的四个基本问题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二等奖
|
2019年
|
5
|
苏启敏
|
中小学教育质量观:误区、反思与重构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二等奖
|
2019年
|
6
|
聂衍刚等
|
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小学学生心 理健康的多维协同教育模式探索与实 践
|
广东省教育厅
|
2019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(基础教育类)
|
二等奖
|
2019年
|
7
|
窦凯等
|
Perceiving high social mindfulness during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promotes cooperative behaviours
|
亚洲社会心理学会
|
Misumi Award for Best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
|
Misumi最佳论文奖
|
2019年
|
8
|
谢爱磊等
|
寒门贵子:文化资本匮乏与精英场域适应——基于“985”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的追踪研究
|
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、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
|
第三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
|
优秀学术论文奖
|
2019年
|
9
|
叶浩生
|
身体与学习: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第七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
|
一等奖
|
2017年
|
10
|
叶平枝
|
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第七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
|
二等奖
|
2017年
|
11
|
汤晓蒙
|
从“多学科”研究走向“跨学科”研究——高等教育学科的方法论转向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第七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
|
二等奖
|
2017年
|
12
|
杨文登
|
循证心理治疗
|
教育部
|
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
|
三等奖
|
2016年
|
13
|
苏启敏
|
论教师专业道德的实践品格
|
教育部
|
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
|
三等奖
|
2016年
|
14
|
黄洁华
|
我国IT行业女经理的社会网络研究——社会性别化的“关系”
|
全国妇联
|
第三届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奖
|
三等奖
|
2015年
|
15
|
刘晖等
|
高等教育发展的“中国模式”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2012-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二等奖
|
2015年
|
16
|
邢强等
|
字谜顿悟任务中限制解除和组块分解的机制及其原型启发效应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2012-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二等奖
|
2015年
|
17
|
曾红等
|
Impulsivity,cognitive func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n heroin-dependation dividuals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2012-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三等奖
|
2015年
|
18
|
苏启敏
|
论教师专业道德的实践品格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2012-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三等奖
|
2015年
|
19
|
叶浩生
|
心理学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
|
广州市教育局
|
广州市第九届教学成果奖
|
特等奖
|
2013年
|
20
|
刘晖
|
中国地方大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——兼议高等教育发展的“中国模式”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2010-2011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三等奖
|
2013年
|
21
|
苏启敏
|
学生评价的民主意蕴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2010-2011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三等奖
|
2013年
|
22
|
叶浩生
|
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2010-2011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二等奖
|
2013年
|
23
|
刘晖
|
中国地方大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——兼议高等教育发展的“中国模式”
|
广州市人民政府
|
2010-2011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三等奖
|
2012年
|
24
|
汤晓蒙
|
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中国模式——兼论基础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时序问题
|
广东教育督导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
|
广东教育督导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优秀成果
|
二等奖
|
2012年
|
25
|
刘 晖
|
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
|
广东省人民政府
|
2008-2009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|
三等奖
|
2011年
|
26
|
郭斯萍
|
大学生心理发展辅导
|
教育部
|
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
|
三等奖
|
2011年
|
27
|
聂衍刚
|
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
|
教育部
|
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
|
三等奖
|
2011年
|